我们现在看到的成都是一座繁华大都市,不光是三环内,从三环到绕城,到车城大道;从五城区到高新区,到双流、温江、龙泉......成都现在已经遍地开花,全面发展,成为西部地区最负盛名的一座大都市。 不过,这...
成都旧时清明习俗拜蚕神 小孩子还要吃清明狗儿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阳历四月初,天气回暖,阳光明媚,正值清明前后,气清景明,正是万物复苏,春光烂漫之时。清明节,以农耕节令命名的中国传统节日,始于周朝,距今已然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刘...
成都清明节的九大习俗,你还记得哪一个?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节开始于周代 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历书》: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清明节因此得名。在成都,清明节除了禁火、扫墓,还有放水、花会等独...
成都10个消失的老行当,你还记得多少?
从前车马慢,东西坏了得拿去修 看书看报的人还很多 生活虽苦,但快乐来得很简单 而今科技与电商发达 许多传统手艺人渐渐淡出城市舞台 “磨刀磨剪刀,磨菜刀...” “收长头发,收旧手机...” “修洗衣机...
成都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三次大屠杀”和“八次大移民”的渊薮
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中国十大古都之一。公元前四世纪,开明王朝九世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先后有7个割据政权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汉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唐为中...
成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一张牛皮雕刻成的影子,演绎出世间百态
成都皮影,俗称“成都灯影”,是分布在成都市和所辖县城范围的皮影,属四川西路皮影,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长久以来,人们从这一张张牛皮雕刻而成的万千美丽影子,幻化而成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
成都随想
成 都 随 想 成都,是个有故事的城市。成都,简称为“蓉”,别称“锦官城”,天府之国的首府,具有3200年的城建史,海纳百川,并吞八方,大气磅礴,富饶甲天下。 成都背靠青藏高原,依托成都平原,沃野千里...
回不去的老成都,看完让人泪崩
你可知道 一分钟,成都会发生什么? 今年10月4日,人民日报 发布《四川一分钟》的微视频 带我们走近魅力成都 一分钟,成都鹤鸣茶社泡出18碗盖碗茶 一分钟,一只大熊猫宝宝增重0.05克 一分钟,128...
成都工厂消亡史:一座城逝去的青春!
成都过去60年,就是一部工厂消亡史。 时钟拨回1968年,东二环外还是一片农田。 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号码上三线的时代号召在全国吹响。天南地北的人打起背包,登上来蓉的火车,工业发展的火苗随即在这片寂静...
二炭
成都人口中,没燃尽的炭叫“二炭”或“炭花”,拣出来能卖钱。拣二炭的脏、累现在不可想象,以至娃娃不争气,大人那句“长大了只有去拣二炭”的话就会冲口而出。 原来新南门桥头的一块空地叫“渣滓坝...
三线工厂废墟,穿越1960年代,成都401厂
401信箱。 一切都要从三线建设说起, 1964年至1980年短短的几年、十几年间以战备为背景,上千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星罗棋布于中西部地区。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工业布局带着极强的时代...
打会
打会 困难岁月,小民婚丧嫁娶或遇突发事件或“居安思危”,找人凑钱是唯一办法。凑这种#份子钱”,成都人谓之“打会” 。 打会一般由某人发起,三四人参加;如大家没有特别的要求,...
穿存折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成都人着装是“统一”的:白网鞋、蓝网鞋、回力鞋,小管裤、喇叭裤,白手套、绿军装领口下露出白口罩的两条白细带(也可用白鞋带代替)。这身装束现在想想也算整洁、肃穆,只是穿的人多不嫌扎...
抱膀子
抱膀子 《成都市井》曾智成 别人下棋或打牌站在旁边给人出主意、当参谋,成都人就称其“抱膀子”。抱膀子的人,安静的时而点头,时而摇头,不评说;不安静的嘴巴说不停: “这步走对了。这步走臭了。”有的还厉声...
挨棒棒
挨棒棒 《成都市井》曾智成 被敲竹杠,成都人称“挨棒棒”。 “棒棒”挨得轻一笑了之,挨重了哭都哭不出来。 沙发还是稀罕物时代,明娃子结婚,其父送的一对单人沙发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赞叹沙发漂亮比赞叹新娘...
国人到此低头致敬 建川博物馆(2020国庆)
逛了一下午,内心沉重,相机直出,不调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