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老皇城,成都人个个都亲切,点点滴滴都是回忆。说起老皇城的起源绕不开蜀王府,公元14世纪,明太祖封11子为蜀王,在成都城中心修建的蜀王府,方向为正南北,外绕“御河”,俗呼皇城。清代已改作贡院,即举行乡试、会试的考试地点。民国时期曾作学校、兵营等用,以后凋敝不堪,沦为贫民窟。一带繁华,湮灭殆尽。蜀王府严格按照明代礼制建造,作为仅次于皇宫的亲王府邸,建筑格式、布局基本上仿照皇宫,蜀王府可以说是缩小版紫禁城。
“5.6惨案”一景:尸体横陈,花圈林立。这些丧车即将开进皇城前面的“5.6惨案”追悼大会现场。可以清楚地看见“血债要用血来还”的标语。

“5.6惨案”一景:尸体横陈,花圈林立。这些丧车即将开进皇城前面的“5.6惨案”追悼大会现场。可以清楚地看见“血债要用血来还”的标语。

消失在天府广场的永靖街

“5.6惨案”一景:尸体横陈,花圈林立。这些丧车即将开进皇城前面的“5.6惨案”追悼大会现场。可以清楚地看见“血债要用血来还”的标语。

“大汉四川军政府”首任都督蒲殿俊(左,1875-1935,四川广安人,清末四川“保路运动

50年代从城门楼上鸟瞰作为市政府办公地的明远楼、致公堂。

1909年4月,美国地理学家张伯伦到成都,在陕西街基督教堂的钟楼上向北拍摄了一张照片

1911年11月27日,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大汉四川军政府”在皇城内举行庆典活动。正面建筑

1914年。皇城中门上挂了“四川督军署”的牌子,表明这是四川最高军事长官的办公地。

1918年至1920年,孙中山委任熊克武(1885-1970,四川井研人,同盟会早期会员,国民党

1920年,四川督军署警卫团全体军官合影。前排左起第四人是刘伯承。

1928年5月,皇城致公堂前要求教育经费自主的集会游行队伍。闹热得很啊,看来当时的公

1959年10月1日,成都市民在皇城前的广场上游行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注意皇城城门洞上方的标语已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而是“毛主席万岁”了。

成都电车-电车

城墙也被炸开一个大缺口。这大概是从城内望过去的。

从皇城城外看城墙缺口。人群中有在缺口处修建木栅栏的人,也有看热闹的小孩。右边还有

当今的天府广场,八、九十年前叫贡院街,就是这副模样。这里也就是市井所言的“皇城坝

当年的长顺上街-

当年的长顺上街-1

当年的忠烈祠西街

当年青石桥的花鸟市场

当年人民南路红照壁到锦江宾馆一段的书画夜市,觉得算得上是一道风景---

当年在万年场的场景

当时的四川大学出入证,大概就算校徽了。正中是明远楼图案。

电车3路

电车5

电车成都4路电车牛市口到通锦桥

电车-成都80年代最顶级的公交车,1路电车

电车-火车北站的公交终点站

电车-九眼桥到火车北站的5路电车,这段路不晓得是哪一段6

国庆十五周年庆典时的皇城及广场。游行的民兵方队肩扛的什么武器?

皇城-老成都人民南路一号交警岗0

皇城-面对被毁灭的成都皇城

皇城-明远楼,远处楼上有“明远楼”三个字1911年11月27日辛亥革命后四川政府宣布独立日

皇城内1917-1919西德尼摄2

皇城外面的石牌坊,正中是“为国求贤”四字,显然是为表达科举考试的宗旨。两旁的题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