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向每天几波记者,爱好者,各种人拿起相机乱拍,曹家巷太婆说,前段时间照相的把野狗都吓跑完了。3月份各媒体就开始做宣传,写节目,都是以曹家巷为重点宣传对象 。结果现在不拆了,真有讽刺意味。找了些当时网友拍的照片,不是一个人的。
附曹家巷来历:
成都北门大桥至一号桥的府河北岸,曹家巷。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建筑工人小区的形成,曹家巷延伸至府青路,从此被分为“内曹”与“外曹”,向东延伸的叫外曹,而老曹家巷则成了内曹。内曹如今则只剩下了一截“尾巴”还留在工人村内,其余的成了星辉路的一段。
老曹家巷从北门大桥东头至马鞍南路口,约有一里长。这里除了有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和宏发酿造厂外,街道两边是一色的小青瓦铺面平房。曹家巷因紧靠府河北岸,清代以来就是成都的一个烟码头,各地运来的烟叶在这里汇集后,又转运到各地去。上世纪五十年代,成都东郊工业区建设高峰,这里又成了木材水运码头,从岷江上游漂来的圆木便在这里被捞上岸。
曹家巷的“曹”,一般认为是曹姓人家在此居住的缘故,但也有人说曹家巷与姓曹人家毫无关系。曹家巷的得名与巷口紧靠北门大桥的一段陡坡有关。据《成都城区街名通览》介绍,过去曹家巷尽是泥巴路,惟有陡坡几十米长的路面铺了一层石板。经过重载鸡公车天长日久的碾压,石板上被碾出了道道沟槽,于是就称此地为“槽家巷”。槽与曹同音,最后便成了“曹家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