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能留住时光的灵魂、留下一个时代的印记
作为1960年代就手持专业相机的成都摄影家
陈轲拍下的照片真切记录了
成都1960~1980年的岁月
1968年,陈轲在成都明远楼前(后被拆除)
陈轲出生在成都正府街
除了去西师读大学的几年
一直在这座历史悠久的都市生活
1966年, 位于百花潭公园的成都动物园
他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成都的气质:
闲适、人情味、细腻而内敛
成都人喜欢麻将
河沟里甚至都会摆上麻将桌
成都人很爱喝茶,曾有外地人看到茶坊中
一把把竹椅子中散坐着成都人
1980年代初,人民公园鹤鸣茶馆,早晨溜鸟喝茶的茶客
那时候的人民公园
是成都人休闲的好去处之一
一大早就能看到不少人
在此处晨练或者晨读
1980年代,人民公园晨练
1981年,人民公园晨读
成都的公园、街头
总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满满生活的气息
1974年,南郊公园
1982年,在龙泉驿赶集的乡民
1982年,龙泉驿街头喝跟斗酒的赶场人
那时候的人们虽然不富裕
但休闲的方式一点都不少
除了最爱的喝茶和打麻将
还有泛舟、摄影、龙舟表演等
人们总能从中寻找到生活的乐趣
1978年,走在华西坝荷塘边的医务职工
1979年,成都南河上荡舟的市民
1980年代,新津南河上的龙舟表演
1980年代初,成都洞子口农民摄影热兴起
在陈轲看来
不像北方大地那般豪迈与粗犷
成都人骨子里是细腻和收敛的
不那么果断,却有点“缠绵悱恻”
1970年代,四川化工厂的刷漆工人
1976年,在百花潭留影的情侣
1976年,川化俱乐部前,职工集会
还有那时的孩童
不管是学校或是街头
总能看到一个个活泼的身影
1977年,在农村二路居民平房前做游戏的孩子
1978年,青白江小学的体育活动
1979年,人民南路跳伞塔,学跳伞的孩子
1980年代,成都街头打乒乓球的少年
80年代初期
有部电视剧把黄龙溪古镇作为了取景地
黄龙溪也因此开始逐渐受到关注
1982年,黄龙溪的哨呐手
当时的黄龙溪有着与世隔绝般的清静
街道上的店铺大多关门闭户
也没有几个行人,游客更是罕有
外界翻天覆地的改变
似乎没有传播到这片宁静土地
街景和建筑承载着岁月的古朴和厚重
仿佛一切都在沉睡
1982年,黄龙溪
这里的居民非常淳朴,面对镜头不拒绝
只是漏出羞涩的笑容
沿河而建的干栏式吊脚楼
凹凸不平的青石砖路
都透着宁静的气息
1982年,黄龙溪,从井中打水
你见过那时候的成都吗?
这些照片里是否有你似曾相识的场景
那些年的成都还发生过什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