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府南河”的真实名称应该为“锦江”!“锦江”这个名称正式起用已经有12年的历史了。
近20年来,成都人一直习惯于将环绕成都市中区的两条旧时的护城河称着“府南河”,以至于本地人都搞不清楚成都到底有几条河。其实,“府南河”这个称谓,最早是源于1992年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当时为简洁工程名称,故将环绕成都城的锦江府河段和锦江南河段,合称为“府南河”。
一项市政工程的简称,企图在不知不觉中取代正式的河流命名,显然是不符合相关规矩的,一些市民和职能部门不答应。因此,早在2005年5月12日,成都市民政局就收到了省政府于关于锦江正名的正式批复:同意将府河金牛区洞子口至彭山县江口镇约97.3公里的河段更名为锦江。这个批复不仅纠正了两条护城河的胡乱叫法,也同时标志着纷扰了两千年的锦江起止范围被最终圈定。
岷江在都江堰分流后形成四条河,其中的一条叫走马河,它流经成都形成了锦江府河段和南河段。府河段在都江堰市崇义镇从检江分流,原名郫江。这一条河起于金牛区洞子口,进入成都市区后绕城北、城东而流,最终止于彭山县江口镇,全长97.3公里。
锦南河段是从岷江干流上分流出来的一条支流,古称检江、锦江。这段河水应该算着是锦江的一条小支流。它起于送仙桥,在合江亭与锦江的府河段汇流,全长仅5.63公里。南河段绕城西、城南而流。
前面说了,府、南两条河段都是成都老城墙外的护城河,是环绕成都而过的两条人工开凿的河流。它们终在合江亭汇合,因而称为“合江亭”,不可能被叫着“合河亭”。现在的锦江,由起于洞子口,止于江口镇,同时加上锦江南河段的两部分共同组成,全长102.66公里。
锦江是成都文化的摇篮,成都人称她为母亲河。老成都人都知道,正是在为有了锦江,才有五、六年代的标志建筑“锦江大礼堂”、“锦江宾馆”,乃至有了“锦江区”。锦江从“合江亭”再出发后,流经九眼桥、中和场、黄龙溪,过江口镇到乐山;继续顺流而下,就再经宜宾,到重庆汇入滚滚长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