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宫八角亭
武侯祠正殿后侧之琴台上,有一琴传为武侯遗物
武侯祠旧建筑
杜甫草堂旧影
80多年前,武侯祠、杜甫草堂、薛涛井、青羊宫的风景是怎么样的呢?这里,笔者将几年前从北京一位资深书报刊收藏家处淘得的一本当时出版的《美术生活》杂志展示出来,与各位分享。
这本《美术生活》杂志为总第32期,大8开本,未标注详细页数,于民国25年(1936年)11月1日由上海三一印刷公司出版,售价高达5角大洋。全册图片极多,含不少珂罗版彩色全页插图。该杂志以风景图片为主,兼顾时政、考古、戏剧等。
此本杂志封面是一幅彩色的蜀永丰寺之龙柱图,上方从右至左印有“美术生活”四个书名大字,最右下角印有“四川专号”,从封底的版权目录页我们得知此“四川专号”的主要内容有:明末张献忠玉玺、蜀忠州汉画石刻、峨眉天下秀、诸葛武侯祠、杜甫草堂、薛涛井、青羊宫、自流井之盐场、重庆贫民生活等主要内容。
这里尤其引人关注的是该书刊出了钟山隐和窳父拍摄的成都四处有代表性的著名景点照片32幅,其分别为:诸葛武侯祠8幅、杜甫草堂10幅、薛涛井8幅、青羊宫6幅。其中有些景点中的文物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
其中特别有意思的是,钟山隐先生对薛涛井非常感兴趣,其幼时还为其作有一首诗:“陈述依然旧事非,罗裙化蝶故飞飞;惟余一勺清冷水,留与诗人醉夕晖。”另外薛涛井公园的一个入口处的小牌楼修得也有特点,几根木桩搭成的牌坊门,上面盖有青瓦。牌坊门上还写有“别有天地”四个招牌大字,寓意薛涛井公园内另有一番境界,风景引人入胜。在牌坊门下还站立有一位身着旗袍的年轻貌美女子。现在这个小牌楼和薛涛井处的几棵大树都早已不复存在了。
这32幅珍贵照片是对我们成都著名景区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的景象是最好的历史记录,同时它们充分反映了当时成都市民的风土人情,由图可见,那时成都市民的生活还是过得十分悠闲的。
《美术生活》1934年4月1日创刊,1937年8月1日出至第41期终刊。《美术生活》创办者是金有成,发行者为俞象贤,总编辑钟山隐。一些大画家挂着“特约编辑”的名字,如张大千、徐悲鸿、林凤眠、黄宾虹等。
姜小平 文/图 来源“华西都市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