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定义中,历史文化遗产是指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被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
成都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亦是成都历史文明的载体,这些传统技艺、文物古迹沉淀着历史记忆,展示着成都2000年历史活动的痕迹。透过一幅幅旖旎壮美的画面,将成都历史演化过程中悬疑内幕及精彩故事充分展现。
我们将推出蜀地风情之历史遗产篇,让你徜徉在由时间和空间共同构建成的成都坐标系中,认识成都。
光绪九年(1883),天主教成都区主教杜昂派谷布兰(法国人)来彭县重修备修院,三年后落成,为天主教培养教士的小修院,定名无玷书院(俗名下书院)。在无玷书院初修,学制4年,一年一班,常有学生100人左右。学生免费上学,以拉丁文为主,一年级学习拼音,熟读简单词句。二年级以后,开始学拉丁语语法,熟读经文短节,翻译简单文字,学习教会礼节。附设中文、算术、地理、历史(天主教史)等科,采用上海土山湾(徐家汇)编印的课本。在下书院还建有免费教育教徒子女的普通学校。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上书院受到毁灭性损毁,多处墙壁坍塌,仅存的教堂屋顶也在地震中荡然无存。2010年开始,按照历史旧貌对上书院进行了恢复重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