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个世纪以来,一部《厚黑学》搅动了多少人的心。许多人赞之,击节叹赏;许多人愤之,咬牙切齿。能够产生如此效应的作品恐怕不多。这部书的作者就是被称为厚黑学宗师的李宗吾。那么李宗吾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厚黑学》
李宗吾,原名世楷,字宗儒,生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自流井(今属自贡市区)人。其先祖自粤移居四川后,辈辈勤劳务农。至其父,家道渐丰。李宗吾八岁入私塾,放学后即帮助家里干点放牛之类的轻活。塾师所授《千字文》及《龙文鞭影》等课文,渐渐不能满足他对知识的渴望,小小年纪便开始阅读杂书,无论圣经贤传,唱本小说,都读得津津有味。塾师规定每五日作文一篇,其文翻新立异,常为全塾之冠。先后换了几任塾师,多数较为平平。20岁时,塾师自知无力再教他,劝他转读自流井三台书院。一年后,再转至东兴寺炳文书院,从山长卢庆家治理学,兼习八股制艺。困悟性特强,被称为卢门高足。入炳文书院次年,考取秀才。无论以前在私塾还是现在在书院读书,食米皆从家中挑去,维靠参与考课得些奖金作为零用及购书之费。此时,康梁主张变法维新的书报已风行天下,使他大受启发。课余读书更多更杂,尤爱历史、传记,并勤于思索,思想益见解放。
1902年,李宗吾在炳文书院毕业后,与同学雷民心(雷铁崖胞弟)同赴成都考入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四川大学前身)。因受同班同学雷民心、张培爵的影响,不久便加入同盟会。后与张、雷等筹办叙属旅省联合中学,作为革命机关,暗中策划革命。当时他暗将历代英雄伟人一一考察,探索他们成功秘诀,久之无所得。
四川省城高等学堂教员住宅
1907年底,李宗吾因毕业成绩考试特别优异,被学部特授为举人。旋被富顺中学聘为教习。1910年改任监督(校长)。监督室隔壁, 乃张姓教务主任之卧室。一日深夜,忽听张拍桌大呼:“当今之世,非脸皮厚心子黑不可!”张的这句愤激之言,使李宗吾大受触动,喜不自胜叹曰:“得之矣!得之矣!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大概就是他后来倡导后黑学的直接诱因。不久辞去校长之职,改任自流井学务科长,短时间内,在自流井地区创办了二十余所小学。
1912年3月,成渝两军政府合并后,张培爵任四川军政府副都督,主管民政,电邀仍在自贡的李宗吾到省共事。当时许多党人住在成都童子街《公论日报》社内。该报编辑请他写文章。他对历代叱咤风云的人物靠脸厚心黑起家颇有感受,跃跃欲试。雷民心告诫他:“你那厚黑学是说得做不得的。”更多的朋友则怂恿他大胆写出来公之于众。昔日同窗廖绪初说:“你可以写,我来给你作序。”廖是研究程朱理学的,绳趣矩步,大家呼之“廖圣人”。李宗吾想,廖圣人都认为可写,当然写得。于是化名“独尊”,以《厚黑学》为题,著文连载于《公论日报》。当时不过想写几篇游戏文章,向大人先生们开个玩笑;殊不知这玩笑开大了,竟遭到一批旧官僚的嫉恨和攻击,致使文章未能载完即中止。李宗吾这才意识到,他的文章决非仅仅是玩笑而已。
写成《厚黑学》卷一之后,李宗吾用四书句法写了《厚黑经》。继之仿宋儒语录体写了《厚黑传习录》。抗战初期,又在成都《华西日报》上连载笔记体《厚黑丛话》。从此被一些读者恭为“厚黑教主”,影响远及于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华人社会。
华西日报载《厚黑丛话》
《厚黑学》强调,古今所谓英雄豪杰,无一不是脸厚心黑之人。他举三国历史人物为例。曹操的特点是心肠黑,他杀吕伯奢、孔融、杨修、董承、伏完,又杀皇后皇子,还明目张胆说:“宁我负人,无人负我!”心肠之黑,达于极点。刘备的特点也是脸皮厚:依曹操,依吕布,依刘表,依孙权,依袁绍,东窜西走寄人篱下,恬不知耻。善于哭,其江山是哭出来的。孙权虽“黑”不如操,“厚”不如备,但二者兼备,因此能与曹、刘鼎立三分。扩而大之,李宗吾认为,一部二十四吏,也须用厚黑学的观点才读得通。此外他还依据厚黑理论无情抨击了古圣先贤,专门写了一篇《我对圣人之怀疑》文章。在《厚黑传习录》中,他总结出“求官六字真言”、“做官六字真言”以及“办事二妙法”,戳穿了封建官吏官运亨通、青云直上的秘密。
李宗吾以幽默辛辣的文字,讽刺了旧社会之政治黑暗及官场腐败,嘻笑怒骂,毫无顾忌, “伤心人以冷笑代呜咽”,写成千古奇书。他的著作也因此招致许多人的非议,怀疑他动机不良,别有用心。好心的朋友奉劝他:“你的废话少说些吧,要爱惜自己的名誉。”他直言回答:“吾爱名誉,吾尤爱真理。话之说得说不得,我内断于心,既已说出,即听人攻击,我并不答辩。攻击者所言如能令我心折,我会加以修正的。”还有朋友责备他:“你何必天天说些鬼话呢?”他答:“我是逢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请问,当今之世,不说鬼话说什么?”
李宗吾本是清廉耿直之士,发表《厚黑学》之后,为人处世更是处处小心,每做一事或动一念,常担心别人指责自己是按照“厚黑”理论在行事。晚年不无辛酸地说:我之所以活得如此拘谨,根源实在于此,“厚黑学呀,你真是把我误了!”
李宗吾像
李宗吾除着力撰写阐述“厚黑”理论的文章外,还写了《中国学术之趋势》《社会问题之商榷》《心理与力学》等著作,对中国学术源流、社会问题及心理依据力学规律等学理作了认真研究。
林语堂曾著文评价李宗吾:“李氏发布《厚黑学》是积极的,不是只嘻笑怒骂而已,对社会人心实有建设性。旨在触破奸诈,引人入正。”台湾作家柏杨评价说:“这本书之好,在于告诉国人,一个盖世奇才,对日非的世局,其内心的悲愤和痛苦是如何沉重。……他鼓吹‘厚黑’,硬揭大人先生和鱼鳖虾蚣的疮疤,其被围剿,自在意中。”谷照明教授则指出,李宗吾考察政治和社会问题,有时难免书生意气,值得商榷,“但毋庸质疑,它们对读者是开卷有益的。”
1943年,李宗吾因脑溢血去世,时年64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