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罗文谟(1902—1951),字静庵,号双清馆主,四川省荣县五宝镇涂家嘴人。
192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绘画大师刘海粟。书法先得二王、米芾笔意,后受赵(子昂)、董(其昌)、文(徵明)诸家影响。l924年加入国民党。1925年冬任国民党上海市第三区党部执行委员,“五卅”惨案时,任学联常务委员兼宣传部主任。同年冬返川,历任成都艺术专门学校教务长,成都省立第一中学、第一师范学校与四川公学等校教员,兼任《四川日报》《白日新闻》《现代日报》主笔与总编。1930年任国民党四川省党务指导委员会改组训练班秘书。1934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政训处上校秘书。1936年西安事变时被拘禁。西安事变后,任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书记长。1939年7月任四川省临时参议会参秘书长。20世纪40年代后历任四川省临时参议会、四川省参议会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候补监察委员,并兼任四川大学、华西协合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抗日战争时期,积极倡导抗战美术运动,参与组织成都地区许多有影响的美术活动和展览活动,并帮助避难入川来蓉的艺术家解决各种困难和举办展览。为蜀艺社社长、四川美术协会发起人之一。1944年发起创办《新艺月刊》,为该刊发行人。1947年,与邓只淳、洪毅然创办《艺苑》月刊。
“双清馆”
擅长国画,兼善书法,尤精于工笔花卉,其中《梅竹》风格清俊遒劲。在成都有画室,名“双清馆”。曾经在成渝两地举办个人画展,并将展览卖画所得部分收入用于捐献公益事业或救济困难的亲友。1943年,冯玉祥将军在四川发起节约献金救国运动,罗文谟在少城公园举行的一次献金大会上,把自己书画展览的收入法币lO万元全部捐出。1949年回家乡荣县,汇集所画梅花草图,辑成《百梅集》。
罗文谟长期担任国民政府的党政职务,但思想倾向进步,资助过中共地下组织,掩护过进步人士,为成都的和平解放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
1951年春天,在镇反运动中,被作为反革命分子在荣县被镇压,终年49岁。1985年平反昭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