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张唐英(1028--1071),自号黄松子,蜀州新津县人。
图为张唐英
少年时期,刻苦攻读诗书攻苦读书。及进士第。初入仕途时,任渝州决曹。但做官并非其志向,更加发奋读书。他上《正议》50篇,被翰林学士孙抃看到后大加赞叹说:“吾蜀有此后生,马周、魏元忠不足多也!”并推荐他参加贤良方正极谏特科考试,可他谦辞不就。在调任归州(湖北秭归县)狱掾期间,与夷令蒋概、秭归令邓绾结为文友。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调襄州谷城县令。在任期间,开古黄渎渠,辟水田千顷,发展农业生产;又作《谕民》10篇,引导人们学习文化,移风易俗。任满后召入京,改任著作佐郎。宋英宗即位后,提升为秘书丞,次年晋太常博士。他上《谨始书》,引东汉外戚专权的历史教训,建议英宗防微杜渐。宋神宗赵顼即位后,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宋神宗励精图治,想有所作为,他向神宗推荐王安石。第二年,王安石便逢调进京,入朝参政,开始推行变法。熙宁三年(1070) 八月,因父亲去世奔丧回家。
敢于直谏
敢于直谏,不避时忌。仁宗时上《大水灾异书》,英宗时上《谨始书》《水灾封事》等10余封章,考究安民治乱之变、泽世利民之道。神宗朝时,他又论及宗室俸禄太滥,耗费巨大,应当裁员减差,严正官阶等级。此外还提出“宽民力、代民劳”的建议,以减轻百姓负担。不畏权贵,奏准罢逐皇亲官僚宗谔,弹劾龙图阁直学士卢士衡等。长于文史,文笔精审,撰有《蜀梼杌》10卷、《唐史诛奸发潜论》5卷、《仁宗政要》40卷、《嘉佑名臣传》5卷、《九国志补》2卷、《总要监今论》5卷、《渝南集》10卷、《补正楚书》13篇,并纂辑乐府诗歌千余首。
《蜀梼杌》,一名《外史梼杌》。宋张唐英撰。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张唐英在蜀州新津逝世,终年43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