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辛仲甫(927--1000) 字之翰,汾州孝义(山西孝义)人。宋太宗朝成都府知府。
△图为辛仲甫
胆辨宏博
曾祖辛实,曾任石州推官。其祖父辛迪,曾任寿阳令。其父辛藩,曾任河南节度判官。自幼好学,姿仪雄伟,气质沉厚。后周广顺年间,郭崇掌管禁军,兼任武定节制,署任辛仲甫为掌书记。显德初年(954),郭崇出京镇守澶渊,仍署任原职。郭崇移任镇守真定,改任他为深、赵、镇观察判官。宋太祖即位,任命郭崇为监军。郭崇任平卢军,署其节度判官。郭崇死后,改任郓、齐观察判官,多次为百姓雪洗冤屈。乾德五年(967),辛仲甫入朝任右补阙,出京任知光州。时遇暴雨成灾,洪水冲毁房舍。辛仲甫征集数百艘船只,军队资产、百姓储备,都赖以救出。乾德六年,改任知彭州。过去州中很少种树,热天没有地方歇凉休息。辛仲甫督促百姓栽种柳树为大路遮荫,郡里百姓感激他,取名为“补阙柳”。宋太祖询问大臣中文武兼备者是谁,赵普回答是辛仲甫。宋太祖称其“胆辨宏博,纵横可用”,下诏改任辛仲甫为益州兵马都监。后换任回朝,选为三司户部判官。太平兴国初年(976),升任起居舍人,奉命出使契丹。出使回来,以刑部郎中身份知成都府。到任后,上奏免去每年输送铜钱,罢除沽酒的专卖制度,政事崇尚宽简,蜀人得到安宁。太平兴国八年(983),加任右谏议大夫。时彭州盗贼连结为害,诏令捕捉没有捉到。辛仲甫诱令自首到官府的共一百多人,其余的人散去。太平兴国九年入京,任知开封府,授任御史中丞。雍熙二年(985),授任给事中、参知政事。端拱年间,进位户部侍郎。淳化二年(991),因足病罢相任工部尚书,出京任知陈州。换任回朝,正遇蜀地有寇情,朝廷以辛仲甫历来有恩信,令他坐车急去招抚,因为有病未去。不久,以太子少保衔退休。宋真宗即帝位,加太子太傅衔。
“仲甫少好学,及长,能吏事,伟姿仪,器局沉厚。”
元·脱脱《宋史》
咸平三年(1000),辛仲甫去世,终年74岁,追赠太子太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