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刘熙古(903--976),字义淳,河南宁陵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图为刘熙古像
为民造福
15岁时,精通《易》《诗》《书》,19时精通《春秋》、诸子、历史。后唐长兴年间,以《三传》受到推荐,翰林学士和凝掌管贡举,他献上《春秋极论》2篇、《演例》3篇,和凝大加赞赏,召他参加进士考试,被录取。清泰年间,金州防御使孙铎上表推荐他为从事。后晋天福初年,王铎移任到汝州,征召他为随从。两年后,调补任下邑令。不久任三司户部出使巡官,兼任永兴、渭桥、华州诸仓制置发运。后汉时,任卢氏令。后周广顺年间,改任亳州防御推官,历任澶州支使。秦州、凤州被平定后,被任命为秦州观察判官。宋太祖统管宋州时,任节度判官。宋太祖即位后,任命他为左谏议大夫,知青州。建隆二年(961),受诏制置晋州榷矾,增加税收80多万缗钱。乾德初年(963),升任刑部侍郎、知凤翔府。不久,改任知秦州。后转任兵部侍郎,改任知成都府。时成都西北郊的九里堤和縻枣堰年久失修,堤岸崩毁,水患严重,影响习田灌溉和成都城区的安全。他主持整治九里堤,维修縻枣堰,消除水患,保障农田灌溉。后人在堰下筑亭,表彰熙古之功。建隆六年,就地授任端明殿学士。开宝五年(972),诏令以本官参知政事。一年后,因病任户部尚书退休。
△图为九里堤遗址
开宝九年(976),刘熙古逝世,终年73岁。追赠右仆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