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王建(847--918),许州人,五代时期前蜀国皇帝。
早年家贫,以负贩为生,曾贩牛、贩卖私盐。后投奔地方武装,因作战勇敢,升任都头。黄巢起义军进逼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往四川。他率兵投奔流亡在外的唐僖宗李儇。光启元年 (885),唐僖宗重返长安,感其保护有功,任命为神策军的主要将领,负责宫廷的警卫。田令孜争夺盐税的控制权,王重荣联合几个节度使的军队围攻长安,唐僖宗再次出逃。王建被任命为清道使,负责皇室成员的安全。后任命为壁州(今四川通江)刺史。大顺二年(891) 攻占成都,占据西川。乾宁四年(897),占有东川梓(今四川三台)、渝(今四川重庆)诸州,遂有全蜀之地。天复二年(902)取山南西道(今陕西汉中)。三年,唐封王建为蜀王。后梁开平元年(907),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 前蜀永平五年(915),派兵攻取秦(今甘肃秦安北)、凤(今陕西凤县东)、成(今甘肃成县)、阶(今甘肃康县)四州,扩境至大散关。天汉元年(917),王建改国号为汉。次年,复号为蜀。
△图为王建
治国有道
王建开国后,典章制度皆沿袭唐朝,尊重人才、知人善任,任用大批唐朝旧臣,并不拘一格选用人才。他生活简朴,宽容大度。同时采取一系列保境安民的措施,劝课农桑,成为经济发达、人文荟萃之地。司马光对他的评价是:“蜀主虽目不知书,好与书生谈论,粗晓其理。是时唐衣冠之族多避乱在蜀,蜀主礼而用之,使修举故事,故其典章文物有唐之遗风。”
前蜀光天元年 (918)六月,王建在成都逝世,终年71岁。子王衍继位。
王建墓,也称永陵,位于四川成都市西郊三洞桥,是中国首次科学考古发掘的古代帝王陵墓,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发掘的历史年代最早的古代帝王陵墓,其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杰作。图为王建墓。
陈敬瑄丨性情畏慎宽厚待人
李德裕丨万古良相一代高士
武元衡丨雅性庄重淡于接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