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才子
清代四川文化泰斗频频出现,为中国文化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张问陶、彭端淑、李调元合称"清代蜀中三才子",且三人都与成都有着不解之缘。
张问陶书法作品
人物简介
张问陶,号船山,是巴蜀元明清三代最有成就、最有影响、最有名气的大诗人、书画家。他是成都的女婿,成都是他的第二故乡。他本是遂宁人, 22 岁那年来成都参加乡试,寄住在父亲故交四川盐茶道林儁(号西厓)家中。因所写诗歌传抄者众,诗名大噪,林儁慕其才,将女儿林韵征许配予他,因此与成都结上缘分。林韵征也是一位富有才情的女诗人。更为凑巧的是,张问陶兄张问安、弟张问莱、嫂陈慧殊、弟妇杨古雪均是诗人,其家里因此出现了中国诗坛罕见的"三兄弟三妯娌诗人",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张问陶一生致力于诗、书、画,皆卓有成就。对于诗歌创作,他主张抒写性情,强调独创,反对模拟,是乾嘉时期"性灵诗派"主将,袁枚称其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更有论者称其为"乾嘉诗坛泰斗、清中叶诗冠、三百年来第一人"。诗作5000余首,今存3500余首。当时名流如袁枚、赵翼、宋湘、洪亮吉、石韫玉等,皆心折其诗。诗作流播海内外,日本商人愿以高价相购,奉使来朝者皆以得其诗为荣。朝鲜士人争相传抄,致使"朝鲜纸贵"。
北马南船笑此身,归来已是廿年人。
敝庐乍到翻疑客,破砚相随不救贫。
风露惊心怜病鹤,关河回首叹劳薪。
高堂秉烛团栾夜,剩脱乌衣付酒缗。
张问陶:《初归遂宁作》
时人评价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1716-1797)《答张船山太史书》云:“诗人洪稚存太史,旷代逸才,目无余子,而屡次来信颂执事之才为长安第一”;“以执事倚天拔地之才,肯如此撝谦,亦是八十衰翁生平第一知己。”《答张船山太史寄怀即仿其体》:“忽然洪太史,夸我得奇士。西川张船山,盘盘大才子。”清代著名学者吴锡麒《哭张船山》云:“如此惊才仅中寿,问天何苦更生才?”“余在都下,与张船山侍御为莫逆交。读其诗,如龙跳虎卧,令人色然而骇。……船山雄于诗者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