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在中国禅宗史上,成都地区代有巨匠,如唐代的无相、无住,宋代的圆悟克勤,明代的楚山绍琦,清代的丈雪通醉等,为中国禅宗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楚山绍琦,明中叶唐安(今成都崇州)人,俗姓雷。四川历史上五大禅宗派系之一的天成寺绍琦禅系开山祖师。早年于临济宗无际明悟禅师处开悟得法后,曾经驻锡过成都附近的灵音寺,"四方闻道者请益者川至云集",以致当时的"蜀和王召见并加礼敬焉"。后于锦江泛舟,出峡云游于江浙、吴楚之间,禅风远播四方。约50 岁时返蜀,应蜀王之邀主持灵音寺。并在蜀王的资助下,对寺院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改名天成寺(即今之成都龙泉驿区石经寺)。此后的人生岁月里,他在此参禅传法,以其独特的禅风开创了著名的天成寺绍琦禅派,也使天成寺成为名扬海内的川西五大丛林之一。而他所推动的"参究念佛"修禅方式,在他身后大为流行;他也成为明清心性之学的重要代表,在中国禅学思想史和明代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禅功高卓,德业深广,他被朝廷封为“荆壁禅师”。弟子200多人散布全国;明代中后期的四川各大丛林,几乎都是绍琦一派的传承。
石经寺
不坏肉身
然而,让普通成都百姓记住的,却是他那神奇的不坏肉身。楚山禅师于69 岁时坐化后,肉身经3 年都还不坏。其弟子遵师遗嘱,用"香泥垒塑"后供奉,成为蜀中佛教寺庙中罕见的历五百年不朽的"肉身菩萨",一直保存到1966 年。而于大年初一至十五,蜂拥至龙泉驿石经寺的肉身菩萨那里去烧香许愿,也成为成都人延绵几百年的传统习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