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杜轸(约公元233年-291年),字超宗,蜀郡成都人。仕蜀汉官至安汉、雒县县令。轸少师从谯周,发明高经于谯氏之门,博涉经书。州辟不就,蜀郡任命他担任功曹。蜀亡,仕晋历任山阳、新城、池阳太守、州大中正。
人生履历
杜轸少师从谯周,博涉经书。邓艾破蜀,被征。钟会进成都,当时蜀郡太守南阳张侯不肯出太守府。杜轸进言说:“魏征西将军囚禁执拿了镇西将军,就在近期,一定会被遣还。现在正逢大军混乱的时候,他们互相迫害不能用平常来对待。所以您应该到正殿里避乱。”张府君于是出府回到住所。钟会果真派遣参军牵弘担任太守,数百骑擐甲驰马入郡。弘问轸前太守所在,轸正色曰:“前太守明达去就之机,辄自出官舍以俟君子。”弘器之,命复为功曹,轸固辞。
后被举荐为孝廉,担任建宁令。在任期间,杜轸以德为政,社会风俗为之大改,少数民族也心悦诚服。任期满了将要离开的时候,各族百姓前往送行,馈赠的东西很多,杜轸一一谢绝,去如初至。又历任山阳、新城太守,所在有治。转任池阳县令,为雍州十一郡最。百姓在他活着的时候就为他立祠,被他判罪的人也不怨恨他。累迁入朝担任尚书郎,每次升降官至都在廊阁之内,轸博闻广涉,奏议驳论多见施用,杜轸威仪有容观,整个朝廷都认为他很出色。当时梓潼涪人李骧亦为尚书郎,与轸齐名,每有论议,朝廷没有人能超过他们,士人都号“蜀有二郎”。
后来拜犍为太守,对待百姓恩惠爱护,甚有声誉。还为州里大中正。轸既才学兼该,而气量又倜傥,武帝听说此人之,刚想用为内侍,适逢杜轸病逝。时年五十八。杜轸兄弟都仕途兴盛,州里把这作为美谈。杜轸的两个儿子也都是美玉良才,世人号称他们为“二凤”。
历史评价
《华阳国志》评价道:犍为卬卬,友于寔令。
《晋书·罗宪传》评价道:常忌、杜轸等,皆西国之良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