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成都西南郊有段河流称为浣花溪,是成都市民遨游之所。在此处美景背后,还有一个浣花夫人卫成都的故事。
唐中叶安史之乱后,四川地方官据地自专,甚至公开反叛朝廷,而且相互攻杀,争夺地盘。史称“藩镇割据”。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崔旰奉诏入长安,他将守卫成都的重任交给其弟崔宽。当时泸州兵马使杨子琳本与崔旰有矛盾,于是趁机兴兵,攻占成都。崔宽多次反攻,均告失败。成都人民被困在城内,无粮缺水。在此危难时刻,崔宁之妾任氏(人称浣花夫人)慨然捐出家资10万,招募勇力千人。她跃马横刀,率众冲锋陷阵,得到成都人民的积极支持。杨子琳不得人心,粮草匮乏,无以立足,只好乘雨乔装逃出成都。
浣花夫人像。唐宋时期,成都市民“遨游”浣花溪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到冀国夫人祠祭拜有功于成都人的浣花夫人。
后世纪念
事后,朝廷加封崔旰为冀国公,赐名崔宁,由于任氏保卫成都功勋卓著,也被朝廷封为冀国夫人。成都人民感念他的恩德,奉她为守护女神。五代时在浣花溪旁建“圣夫人祠”。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建浣花夫人祠,并塑其像,尔后多有损毁。1983年修葺祠宇,在成都市西浣花溪畔。农历四月十九是她的生日,每年这一天官民们都要到祠中进香,在唐宋时形成声势浩大的民间“遨游”活动,史称“大游江”。
图为浣花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