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入蜀
西晋末年,政治腐败,战乱频仍。晋惠帝时,因战乱和饥荒,发生了10 万流民入蜀事件。时益州刺史赵廞阴怀异志,利用流民武装发动叛乱,揭开了两晋南北朝成都动乱、割据局面的序幕。赵廞过河拆桥,杀死流民领袖賨人(賨是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属巴人一支)李庠,李庠之兄李特率流民武装攻入成都,杀死赵廞,打败晋军,于公元303 年建立“成”国,年号“建初”。后李特战死,其子李雄于公元304 年在成都称帝,改元“建兴”,国号仍为“成”。
李雄治世
李雄,字仲俊,李特第三子,母罗氏,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帝,306年―334年在位。李特在四川起兵时,被封为前将军。303年李特丧身沙场,秦文王李流收拾残兵败将,接管其部,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李雄带兵打败晋建平太守孙阜,大获全胜,声势复振。李流病死后,将军权交给侄子李雄。李雄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不久,攻克成都。304年称成都王,建元建兴,306年称帝,国号“大成”,改元晏平。314年汉中的杨虎和梁州的张咸也先后投奔了李雄,成国疆土达到最大。334年李雄头顶生疮而死,享年61岁,谥号武帝,庙号太宗,葬于安都陵。
成汉政权
在李雄执政的近30 年里,蜀中粮食经常丰收,四面八方贫苦无告的人纷纷前来投靠;周围各族人民也陆续归附。他兴建学校,招贤纳士;征收的赋税低于全国,民间劳役非常之少;监狱里基本没有什么犯人;在全国兵荒马乱之际,成都成为动乱中的静土。李雄死后,内讧不断,国势遂衰。继位的李寿改号为汉,因此史称成汉。李寿将自己的年号铸进钱币之中,称为“汉兴钱”,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年号钱。成汉政权历时44 年,于公元347 年为东晋桓温所灭。桓温定蜀时,下令“平夷少城”,结束了成都延续650 余年的“二城并列”城市格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中国的年号首创于汉武帝。而将年号铸进钱币,则始于十六国时期成都李寿成汉政权铸造的“汉兴钱”,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年号钱。
成汉政权是五胡十六国中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此后,成都一直处于动乱、割据与统一的交替反复之中,前秦、东晋、谯纵以及南朝宋、齐、梁和西魏、北周先后统治成都。直至隋朝,成都才结束动乱与割据局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