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昌市 1987年1月16日 吴祖政

1957年4月4日 游云谷
四川省西昌专区南部,沿金沙江、雅砻江和安宁河下游的河谷地带四季如春,生长着不少亚热带作物。3月间,北方还是冰冻雪飘的时候,这里已到处开放着艳丽的攀枝花,那些常年生长,四季结果的植物,又是果实累累了。在粮食生产方面,由于气候温暖,作物生长期长,这里已普遍推广种植双季稻,有的地方还在试验一年种三季。为了进一步发展这里的农业生产,国家派来农业技术人员进行试验研究,并将引进新的亚热带作物,把这地区划为四川省的亚热带作物区。
仙人掌本来是美化庭院,供人观赏的植物,但亚热带的仙人掌却高大如树,可作菜园和院坝的围墙。

1957年4月12日 游云谷
四川省的亚热带作物区风景秀丽。这是灌溉运输两利安宁河河畔。

1963年12月27日 孙忠靖
正当北方千里冰封,川中寒雨霏霏的冬季,四川西昌地区仿佛正是阳春三月,田野上油菜花已经盛开,林园、山坡上各色花朵争艳,绿树成荫,每逢假日在这里工作、学习的各民族兄弟来到西昌著名的沪山、邛海风景区游玩……农业生产一般都是两熟,主产水稻、甘蔗和花生。近几年来香蕉、剑麻等亚热带作物已在这里落户。
四川西昌著名风景区之一邛海,地处在拔海一千四百米左右,海面宽四百平方公里。这里邛海湖畔的建筑群。

1974年3月25日 李基禄
(成昆铁路)成都铁路局西昌分局的工程技术人员在铁道沿线调查和研究对花岗岩风化粉砂的治理办法。

1974年3月25日 李基禄
(成昆铁路)成都铁路局西昌分局乌斯河工务段危岩孤石处理领工区的青年共产党员李联勤。

1974年3月25日 李基禄

1974年3月25日 李基禄
(成昆铁路)成都铁路局西昌分局危岩孤石处理领工区的工人为防止线路上孤石坠落,他们身背水泥等建筑材料在悬崖上修拦石墙。

1974年3月25日 李基禄

1974年3月25日 李基禄
(成昆铁路)成都铁路局西昌分局乌斯河工务段危岩孤石处理领工区的工人,为了保证火车行车安全,登高山、越大岭,终年战斗在铁路两旁的悬崖绝壁上。

1974年3月25日 李基禄
成昆铁路通车后,成都铁路局西昌分局新建了一个具有很大规模的车辆段。这是列车在检修前进行漏雨试验。

1974年3月25日 李基禄
行驶在成昆铁路的机车,全部是我国自制的内燃机车。这是西昌铁路分局内燃机段准备线上待发的内燃机车。

1987年12月5日 陈捷
成都铁路局西昌分局乌斯河危岩工区白熊沟柔性铁丝网桥洞相连的防护石拱桥。

1980年2月23日 陈捷
四川省西昌市西郊公社团结大队(注:原西郊乡团结村)的社员,在邛海湖上放养健昌鸭。
健昌鸭以个大、肥嫩、可加工成板鸭而闻名,由于广大农村落实了经济政策,健昌鸭的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

1981年5月22日 熊汝清、李基禄

1981年5月22日 熊汝清、李基禄
在西昌市郊的邛海湖上,活跃着一支由工人、学生和知识青年组成的业余水上摩托艇训练队。学员们通过系统的理论和技术训练,进步很快,在去年的全国比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图为业余摩托艇训练队在美丽的邛海上进行编队训练,和业余摩托艇训练队员在练习双人花样滑水。

1981年7月10日 熊汝清
邛海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郊泸山脚下的一个内陆湖,湖面约4万多亩。这里山青水秀,四季如春,近两年来,新建了亭台楼阁,增添了游船,成为当地彝汉族人民假日游览和休息的胜地。

1983年9月14日 熊汝清
不用燃料便可烘干木材的“太阳能木材烘干窑”,由四川省西昌市家具一厂等单位协作研制成功,并交付使用。这座烘干窑,吸热面积60平方米,每烘干8.8立方米木材需4天左右,木材的干燥程度均匀,不破裂。

1983年9月14日 熊汝清
一种可以贮存热能的新装置——电热蒸汽发生器,不久前由四川省西昌市锅炉容器厂等单位协作研制成功。这种装置可将用电低峰时剩余的电能转换成热能贮存起来供高峰时使用。全国现有小水电站推广使用这种装置,每年可增加收入1.6亿元,大电网使用,经济效益更好。

1983年10月21日 熊汝清
西昌市经委助理工程师、共产党员游尊伟(中),1967年在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凉山工作。他刻苦钻研技术,参加了三个磷肥厂的筹建、设计、施工工作。还和其他同志一起完成20多个科技项目的研究。他主持设计的“电热蒸汽发生器”、“太阳能木材烘干窑”,为改变凉山落后面貌和加快民族地区建设起了一定作用。去年他被评为西昌市科技先进工作者。这是他和工人们一起研究太阳能技术。


1985年10月14日 吴祖政
西昌皮革厂引进上海、常州等地的服装生产技术,开发凉山丰富的皮革资源,研制成功各式绵羊革服装。该厂生产的“索玛花”牌绵羊革服装,荣获1984年四川省旅游产品金质奖,畅销京、津、沪等地,部分产品还远销国外。图为服装设计师侯光芝(右二)、厂长应国良(右三)等在研究设计皮革服装。




1985年12月13日 吴祖政【上同】
四川省第一个民族博物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不久前建成开放。博物馆座落在西昌市邛海之滨风光秀丽的泸山丛林中,占地60亩。馆内陈列的近2千件文物,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再现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情景。

垂钓邛海之滨 1986年4月29日 李基禄

西昌市街头彝海结盟塑 1986年5月6日 李基禄

琼海 1986年5月6日 李基禄

1986年9月13日 徐步
西昌市黄联镇新近发现一个占地2000多亩的土林景观,由黄色沙砾岩土构成的土林拔地而起,千姿百态,颇为壮观。

火把节 1987年1月16日 吴祖政

1986年6月29日 杨家元
四川省西昌市保险公司近几年来新开辟30多个保险项目,吸引了全市41.5万人次参加投保,承保的各类财产总金额达11亿多元,保险费收入也以68%的年平均速度上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川省西昌市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咨询服务站前……

1986年6月29日 杨家元
图为西昌市保险公司的干部在街头为群众办理保险手续。
2021年11月11日 17:02 1F
很怀旧的老照片,铁路上那几张,仿佛就在昨天,第一张大巷口看到新华书店,老西街的旧景象,感觉时光倒回,谢谢作者,让游子又回到童年的故乡